0%

黄沙世界和那里发生的所有故事-《沙丘》影评

“伟大之人不是主动去成为领导者的,而是受到召唤而有所响应。”

很久前就听说过久负盛名的《沙丘》今年要上映这件事。
虽然说之前也没看过原著,只听说过影视化改编难度很大,作为一个科幻片的爱好者,抱着好奇心果断第一时间就去欣赏了一下。

站在一个对原著从未了解过的观众视角,在初步看到故事设定,"在某个遥远星系中“,很难不想到类似故事设定的《星球大战》。

事实上,有别于一些充满科学幻想的硬科幻片,《沙丘》和《星战》等类型更多的被称作太空歌剧。
通常这类电影,并不像主流的英雄史诗片一样,很直白的讲述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而是在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背景设定下,徐徐展开的一个冒险旅程,而旁观者也许会对这其中的某个情节共鸣或者是与人物产生共情。

它如旧时代中的歌剧,换了个外星系的背景,或者是不同的文明种族,依然发生的同样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甚至同样挥舞着冷兵器,而这些设定更像是中世纪歌剧意向的延伸,忠诚和荣誉,背叛与复仇)。

而同小说不同的是,电影在画面张力和声效上更具优势,汉斯季默的配乐加上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
前者的配乐在很多电影里都有着出彩的表现,推动着剧情的高潮或者是加剧紧张感(不得不说看的时候真是震的人灵魂出窍);后者在很多场景画面的构图上,则有着显著的几何特色,如:姐妹会飞船抵达时候,光影交织的画面构图,沙丘星球上建筑,亦或者是巨大飞船规则的几何外形在画面中震撼的表现力,即便不完全明白,也能大受震撼。(如果你看过《银翼杀手2049》,那么这些场景就会让你觉得,味太正了。)

以下涉及到剧透

《沙丘》中设计了一个充满宝贵财富–香料的沙漠星球并讲述了围绕这个沙漠星球上财富争斗的人们的故事。

这其中有着很多迷人的设定,无论是那个看一眼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忘了的绝对c位–沙虫,还是散布着独特形状建筑的沙丘世界,在黄沙漫天的世界里,沙丘原住民傅雷曼人穿着蒸馏服迈着独特步伐。
各种自洽的设定会让你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随着主角一行人乘坐的扑翼机,你的灵魂也在这个奇妙世界中穿梭。

若带着创作年代的背景去审视这些设定,无疑是超前且新颖的,可以看出后世的很多作品都借鉴了很多设定并且大放异彩,比如沙丘中的香料采集车,就是后来《红色警戒》游戏中采矿车的原型,而《星球大战》也有很多设定借鉴(声控术是不是有一种原力的既视感)。

充满了独特设定的沙丘世界是迷人的,但对电影节奏来说也是致命的。

看完的第一时间的直观感受,电影好像讲了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讲。

设定推动故事,故事塑造人物,并通过人物传递精神内涵。对于设定复杂的原著小说改编电影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要把所有的设定都塞进一场电影再展开一个故事,而对于一场电影而言,篇幅太过于有限了。

在2个半小时本就不算短的电影,需要在推进故事的过程中补充很多的设定介绍和人物关系。(但是不介绍设定,故事也就失去了动机和魅力)
复杂设定增加了故事可理解性的难度,压缩了人物描述篇幅,从而导致了除了主角外的其它人物塑造单薄(比如张震饰演的岳医生,还有很多前半段露脸的角色,在后续的故事推动中,纷纷就便当了,剧情没有去更深入的刻画所以显得就像是个工具人),而显得脸谱化严重(好人伟光正,坏人一坏到底)。其实原著描写的细腻很多,而电影整个篇幅下来,给人深刻印象的角色并不太多,并且丢失了一部分有魅力的细节。

(相比之下,漫威的电影在设定问题上就显得"鸡贼"多了,通过多部电影联动及彩蛋补充设定,最终在复仇者联盟类似的英雄嘉年华中直接将剧情推向高潮。而同样是小说影视化的作品,《流浪地球》更多的是借助原著背景设定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更不论是名著改编的《沙丘》要权衡原著粉和新观众,完成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的转换,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一个世界观庞大的故事来说,导演还是很负责任的把该说的都说了,以至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大体也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当然前提是没有中途睡着~)

但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也许观影的那几个小时来说真的仅仅是来龙去脉了,其它的则很难进一步再去消化了。

在观看的时候,主角的预言能力和背负的沉重的命运枷锁,一度让我感觉似乎会有一种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探讨。
(实际上是当时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设定,主角的强大的预言能力只是超级强的推算能力的体现,所以只是预言,而不是宿命。)
而故事实际上似乎更想表现的是,“来吧,懵懂无知的少年,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份沉重命运枷锁,去驾驭它”。

《沙丘》这样的慢节奏的叙事电影也是有违当下通常商业片给人的习惯感受,大多数爆米花电影都是简单扼要的三段式故事结构,配以丰富的视觉效果,不需要特别的理解就能爽到。或是类似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以特别的故事叙述结构为电影的卖点(不论是盗梦空间,还是星际穿越,还是信条,其中的设定,更多的感觉是让导演服务其安排的故事结构,而人物塑造也显单薄)

不论电影的评价如何,是被人吹上天还是踩下地,需要庆幸的是,充满商业化色彩的电影市场,除了商业片外,市场依然允许存在这种慢节奏类型不那么商业的电影。(实际上更偏向人文化探讨的的电影也有很多,比如《银翼杀手2049》,也是叫好不叫座。所以更显得上世纪《黑客帝国》既有视效又有深刻内容探讨空间的电影是多么难得。)

在不同时代,对相同作品的再创作,也是可以进行不同的探讨。《沙丘》也绝不仅是导演重新复刻的一个老套《王子复仇记》,故事中更多的内涵和共鸣,也许需要事后慢慢品味才能引起你内心的共鸣。

正如电影最后的台词所说,“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对于它来说,可能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才能更合理的评价。